□ 康斯坦丁(財經專欄作者)
  雙十一的購物狂歡,致使快遞行業的業務量激增,按照一般商業邏輯來講,這應該會提高快遞企業的利潤率。但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:真正的事實是,並非所有的民營快遞都能享受雙十一的紅利———有快遞企業往年的財務報表就披露,雙十一期間企業的利潤不升反降———應該自己狂歡的節日反倒要給電商大佬們湊份子,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民營快遞業目前的尷尬處境。
  中國的快遞企業目前大都採用加盟模式,且門檻非常低———一間倉庫、幾張桌子、幾臺電動車,外加一塊招牌,就組成了城市中某一區域的物流中心。平日里,在快遞量比較少的情況下,倉庫、人工基本都能應付得過來。而在雙十一期間,快遞量暴漲,幾乎是瞬間就能把倉庫塞得水泄不通,在一些門店承諾類似“24小時送貨到家”服務的情況下,有節操的快遞加盟點可能會臨時租用倉庫、招聘人力,甚至臨時多租幾臺電動車,這些都可能相應增加其運營成本,甚至導致利潤率下降;而一些沒有節操的加盟店,乾脆以犧牲用戶體驗來熬過最艱難的時間段,但同時這也可能意味著失去了一個或者更多的客戶,從而陷入“價格低-服務差-價格更低-服務更差”的惡性循環中。
  當然,往年在雙十一期間,民營快遞企業也並非沒有商量過統一上調價格,以應對人力、場地的額外投入。“淡季降價,旺季漲價”這本該是無可厚非的商業邏輯,但恰恰是在雙十一這一敏感時期,讓快遞業漲價成為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。由於業務量暴增,任何提價都會產生巨大的成本差異,一個0.5元可能不惹人註意,但20萬個0.5元就會是一筆巨款,可問題是快遞企業獲得了行業內定價的話語權了嗎?隨著近兩年中國快遞業快速增長,且受益於全民參與的加盟模式,幾大民營快遞公司迅速覆蓋了中國大部分的城市,並正在向廣袤的農村擴張。在此過程中,為了搶奪生意,快遞企業不自覺地陷入價格戰,而且服務基本同質化,這些不理智的競爭手段也為今日的尷尬埋下了伏筆———不僅讓上游的電商牢牢地綁架著,甚至連一貫弱勢的普通消費者也得罪不起———你敢漲價,我明天馬上換一家快遞!
  事實上,快遞業依然有著非常廣闊的前景,如果經營有方,企業在雙十一期間有著大量“發一筆橫財”的機會。筆者認為,要想把快遞業帶入正軌,需要監管制度、上游電商和快遞從業者一起努力,只有這樣才能根除違規亂象,讓“快遞哥”真正過上幸福生活。
  首先,相關監管機制需要更加完善。針對快遞業的一些頑疾,如貨物丟失、野蠻分揀、延誤投遞、倒賣信息等違規現象設立細化的監管細則,一旦有企業和個人觸犯,需要從嚴懲處,以樹立現代的行業制度規範。
  其次,上游電商尤其是一些龍頭企業需要更加關註快遞業的發展,要始終意識到,快遞和電商是綁到一起的兄弟倆,而事實上,快遞也正逐步成為電商發展的第二瓶頸(第一是假貨),培植、扶植、合作、共贏,可能才是未來電商和快遞最美妙的合作模式。
  第三,快遞業本身也要守住節操,儘早地擺脫價格戰泥潭,提供差異化服務,例如特殊地點、特殊物品的個性化運輸。倘若不及早佈局規劃,真有一天快遞業對外資全面放開,民營快遞的路就可能越走越窄,甚至走進死衚衕。  (原標題:民營快遞的路不能在雙十一中越走越窄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lvmtbomkbts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